雅酷SEO论坛

标题: 能不能在课堂上"教"创造性? [打印本页]

作者: 活在香气    时间: 2013-8-12 14:28
标题: 能不能在课堂上"教"创造性?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别扭。其实,这个问题的原始提法是"美国的老师是怎样教孩子的创造性的?"
  也就是说,问题不是能不能教?而是怎么教?
  要回答"怎么教创造性"?必须先回答"能不能教"的问题。因此,我把问题变为"创造性能不能教?"
  希望读者在往下读之前,先思考一下"创造性能不能教"这个问题。如果能教,为什么?倘若不能,为什么不能?然后,再带着自己的答案或想法读下去。
  美国的教育制度鼓励人们"活到老,学到老",因此大学里有许多在职学生,甚至一些已退休的老人。
  达琳?叶格是美国中西部城市辛辛那提市郊一间小学的美术教师,也是迈阿密大学的在职学生。
  1994年11月,达琳作为访问交换教师到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进行为期近两个月的学术交流。她的学术交流计划含三项最基本的内容:
  第一是给中国孩子上美术课(主要是绘画和手工);
  第二是与中国的教师进行美术教学的学术交流;
  第三,因为她是迈阿密大学的在职学生,此次访华之行可作为一次独立自学的实习课,如能拿出一篇像样的学术研究报告,可获3一4个学分。
  当然,到了中国这个地方,不游山玩水、吃喝一番也是不太说得过去的。
  达琳与另一位同行的同事原打算修我的"中国文化"课,但后来因时间安排的冲突,我们没有挂上师徒的名分。
  由于她的实习导师塔克曼博士是我儿子来美时的经济担保人,孩子叫他作"爷爷",与我更有父子般的情谊。征得系里同意,塔克曼博士邀请我参与了达琳整个实习计划的设计和审批。我还在她的阅读书目中塞进了本人的拙作《开启长城的大门》。
  达琳的中国之行,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也有不少让人忍俊不禁的笑话。但与主题无关,只好割爱。
  这次访华,给达琳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创造性能不能教"的问题。
  不少中国的老师请教她:"在美国的学校里,是怎样教孩子的创造性的?"并再三要求她在课堂上作示范。
  这位美国小学教师感到很困惑:创造性怎么能"教"呢?!她更感困惑的是,无论她怎么解释创造性是不能"教"的,中国教师都不知所云。
  在达琳的自学实习汇报会上,说到这里,她停住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望着我。
  我心想:"哎呀,她对中国的学赞不绝口的时候,怎么不见你们望我!"
  我摇摇头,含含糊糊地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妙语:"创造性的翻译恐怕也是个问题。"
  我的这句话可以正面理解为:"创造性"这个词可能没翻译好,以致引起双方的误解。也可以理解为一句打圆场的笑话,即翻译人员的"创造性"的误译,使大家产生误解。
  我的话引得人们哄堂大笑。不知是善意地笑我的机智,还是给我一个台阶,或者兼而有之。但是在我自己的内心,这个台阶就一直没下得来!
  当我从达琳的口里得知,中国的教师提出"怎么教创造性"的问题,我的心着实震动不小。因为"创造性"这个被中国的教育界长期有意无意忽略了的问题,终于又被提了出来,实属可喜!
  然而,"到底创造性能不能教?"在相当多的中国教师心里,是从来没有想过是否要打上问号的。因此,他们的问题不是"能不能教?"而是"怎么教?"
  我问达琳:"您在中国喝过酸辣汤吗?尝过怪味豆吗?"
  很遗憾,她说只喝过酸辣汤,没吃过怪味豆。
  我告诉她,这样她可能不容易理解我的心情。当我听到中国教师问她"怎么教创造性"的问题时,就像就着怪味豆喝酸辣汤一样,难以说出个中滋味:有惊、有喜,更多的是尴尬和遗憾。
  后来,我又在1995年12月8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看到了"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提法。
  这就是说,在许多中国教育工作者的认识中: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创造性思维是可以"训练"出来的。绕不开的定义
  许多读者可能不喜欢与定义打交道。
  当然,能尽量避开枯燥的定义,那是再好不过的啦!但在有些核心问题上,如果读者与作者在定义上不统一,就会像一个没有定好调的乐队,各吹各的调,各拉各的曲,奏(凑)不到一块,弹(谈)不到一块。
  因此,要阐述"创造性能不能教?"的问题,首先要明确和统一"教"的含义。http://www.pkvy.info/网上娱乐场 http://www.pomd.info/博彩娱乐场 http://www.qamb.info/注册送体验金






欢迎光临 雅酷SEO论坛 (http://www.yaiku.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